在生活中,担保借款是一种常见的情形,特别是当借款人自身信用资质不足时。然而,作为担保人并非一项轻松的任务,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和责任,那么担保人要承担哪些风险?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况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担保人要承担哪些风险?
1、信用记录受影响
担保人的担保记录会上报到个人征信系统。债务人的借款金额和还款记录都会在担保人的信用记录中留下痕迹。如果债务人逾期或违约,担保人的个人征信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信用污点,从而增加担保人的个人负债率。
2、担保责任
担保人需要承担担保责任,也就是在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有义务替债务人偿还债务。这意味着担保人需要确保在担保范围内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来履行担保责任。
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尽管担保人有一定的责任,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担保人可以免除或减轻责任:
1、恶意串通欺诈: 若借款当事人与担保人恶意串通、欺骗以获取担保,担保人可以不承担责任。
2、债权人欺诈胁迫: 债权人采用欺诈或胁迫手段使担保人提供保证的情况下,担保人不用承担责任。
3、变更合同需书面同意: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合同时,担保人需书面同意,否则担保人不再承担责任。
4、未成立未生效的担保合同: 若担保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担保人不用承担担保责任。
5、超过保证期限: 若担保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已过,担保人不需再承担责任。
6、诉讼时效超过: 若债务或担保合同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担保人无需承担相应责任。
7、主合同变更通过协议: 当主合同的双方通过协议以新贷还旧贷,除非保证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保证人不必承担保证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担保人要承担哪些风险?”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